近日,華爾街見聞等多家媒體報道稱,北交所已經得到了證監會的批準并正式開通。然而,市場卻紛紛感嘆:開通了北交所為什么不能打新?這意味著什么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下北交所和打新的定義。北交所是由“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集團”設立的,其主要業務是進行金融資產的交易和資產管理。打新,則是指在新股發行中認購新股。那么為什么北交所不能打新呢?
其實,這與近年來股票市場政策有關。自2015年開始,證監會連續出臺多項政策對新股發行進行了嚴格限制,其中包括網下詢價機制、定向增發等,都極大地限制了個人投資者對于新股的獲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北交所無論是現有的業務還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都與打新其實并沒有太大的關系。開通了北交所后,其交易機制依然是“二級市場”,并非新股發行的“一級市場”。因此,在這個領域,北交所與其他券商沒有太大的區別。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投資者無法獲得新股,只是新股獲取途徑變得更加繁瑣。目前,最常見的獲取新股的方式是通過認購相關基金,如“新股申購基金”等,但是認購基金同樣需要滿足相關條件,且申購額度有限。
在這里,我們需要強調的是,投資者在獲取新股時需要避免盲目跟風、聽信謠言等行為。對于某些灰色的郵件、微信群等誘人的消息,投資者需要謹慎,切勿貿然操作。真正的投資,應當是有長期性的、穩健的,而非一時沖動所為。
總之,開通了北交所后目前不能打新并不奇怪,這主要與股票市場政策有關。投資者在獲取新股時,應當遵守相關規定,不要肆意追求短期利益,從長期穩健的角度出發進行投資。同時,我們也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繼續關注股票市場的發展,進一步加強監管力度,規范市場秩序。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