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價格
原油價格及相關價差:供應端利多難以發揮作用,油價周度大幅下挫國際本周大幅下挫,市場對需求疲弱的擔憂蓋過了供給端的利好,周五美國就業增長強勁也僅短暫拉升油價。
本周原油月差與絕對值一起拐頭。周度看,WTI下跌9.7%,Brent下跌8.7%,SC下跌5.10%。
二、原油供應——OPEC+9月僅增產10萬桶/日
1、原油產量:OPEC+增產幅度低于市場預期
OPEC+決定將9月產量配額小幅增加10萬桶/日,并按比例分配給23個國家,但實際上除了沙特和阿聯酋外,其他成員國都無法持續提高產量,這兩國的供應增幅約為3.3萬桶/日。
沙特將銷往亞洲的OSP升至創記錄了高位,沙輕環比上調50美元,比市場預估的70-100美分略低。
調查顯示,OPEC7月產量環比增加31萬桶/日至2898萬桶/日,沙特的增產抵消了尼日利亞和利比亞產量的下滑。沙特7月增產15萬桶/日,產量仍低于配額目標。阿聯酋、科威特7月產量與配額基本一致,伊拉克產量略高于配額。
2、庫存:全球各地區庫存周度整體攀升
EIA庫存報告略偏空,表需無亮點,總庫存略增。美國原油商業庫存增加446萬桶,庫欣庫存增加92萬桶,汽油庫存增加16萬桶,餾分油庫存減少240萬桶,不包括SPR在內的油品總庫存周度增加352萬桶,庫存整體增加,利空油價。
三、原油需求:更多需求下滑跡象涌現
1、美國汽油表需跌破2020年同期
美國能源信息署最新統計顯示,截止7月29日當周,美國成品油表需周度持穩,汽油和餾分油表需周度略降。
2、中國6月成品油消費同比下滑7%
我國發改委稱,2022年6月全國成品油消費量3245萬噸,同比下滑7%,其中汽油、航煤同比分別下降11.5%和32.8%,柴油同比增長1.3%。6月我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288.7億立方米,同比下降4%。
3、其他國家和地區:印度7月上半月燃料需求季節性環比下滑
印度石油部的石油規劃和分析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7月上半月燃料需求環比下滑2.3%,其中汽油柴油分別環比下滑7.8%和14%。7月上半月燃料總消費比2019年增長5.6%,汽柴油分別增長28%和14%。
四、后市展望
過去一周國際原油市場接連釋放供應端利好,卻均不被市場認可。供給端的利好有這樣兩點,第一是OPEC+9月產量配額僅環比增加10萬桶/日,10萬桶是全球日均需求量的0.1%,對原油市場的供需無關痛癢。
同時OPEC+將這10萬桶的增產平均分配給了每個國家,有閑置產能的阿聯酋和沙特分配的增產額度一共是3.3萬桶/日。
第二個供應端利好是沙特對亞洲的OSP價格創出歷史新高。沙特阿美的月度定價決策被視為石油市場的風向標。
這樣兩個重大利好均被市場忽視,最根本的原因是需求端的利空在逐步涌現,尤其是美國汽油表需降至五年同期最低,絕對值比疫情頻發時的2020年同期還要低,這被認為是非常重量級的需求利空信號。
截止7月30日全球陸上交通周度環比增加0.6%,其中除中國外亞太地區周度下降0.1%,歐洲和美洲分別增長0.5%和0.9%。
截止8月3日當周中國陸上交通周度環比下降7.2%,這已經是中國陸上交通連續第五周下滑。截至8月2日當周,商業客運航班的日均全球航空燃料需求周環比增長0.9%。
截至7月31日當周,由于機場和航空公司的運營混亂,歐洲管制地區的航班起降比上周下降了0.2%。在夏季旅游旺季,美國旅客人數比上周下降了2.0%。航空公司和機場都存在航班取消、燃油成本高、天氣問題和物流問題等負面風險。
中國未來四周國內定期航班數量將增加16.7%,因為一些城市繼續放松封鎖限制。然而,這種增長可能不會成為現實。
原油月差與絕對值一同回落,反映的是供需開始寬松,過去一周全球三地的油品總庫存全線攀升。亞洲最先脫離五年同期最低,其次是美國,現在歐洲也不再是五年同期最低了。原油價格可能震蕩,但趨勢向上的概率越來越小了,后期震蕩下行將是主趨勢。
投資建議:波段做空。
風險提示:俄羅斯等重要生產國家產量再有大幅下滑。
來源:曲合期貨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