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杜薇
編輯 |
繼廣發劉格菘一日售百億后,永贏基金也發了一只爆款。
9月9日,永贏基金發布公告稱,永贏長遠價值混合基金累計有效認購申請金額(不包括利息)已超過本次募集規模上限人民幣80億元。公司決定提前結束該基金的募集,并對9月9日的有效認購申請采用“末日比例確認”的原則予以部分確認。
該基金經理常遠擁有10年證券相關從業經驗,4年公募基金管理經驗,目前在管基金3只,管理規模為80.48億元,其管理的永贏消費主題任職回報為138.53%,永贏穩健增長一年任職回報為16.68%。
下半年以來,隨著市場波動加大,整體新發市場同樣陷入平淡。永贏此次為何能造出爆款基金?渠道革新或是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永贏長遠價值是永贏基金與安信證券合作的首只券結模式產品。根據Wind數據統計,2021年以來首發超過10億的券結產品共有20只,其中超過50億的共計5只。永贏長遠價值是今年采用券結模式的基金中,首發規模最大的開放式偏股型公募基金。
何為券結模式?“券結模式”全稱叫做“證券公司結算模式”,是一家公募基金選擇一家券商作為主代銷商和交易結算服務商,基金交易所產生的傭金只能分給包含結算券商在內的3家券商。簡而言之,“券結模式”就是一種由傳統銀行結算轉為由券商進行結算的全新業態,一家券商和一家基金公司深度綁定,每月可能就重點賣一只券結產品。

隨著“券結模式”的發展,未來公募基金的托管、交易、結算、投研等一條龍服務都可以由券商來提供。例如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以及高楠管理的恒越研究精選都是采用的券結模式。
本次除了寧波銀行、交通銀行、安信證券作為主代銷渠道強勢發力外,該基金入圍多家銀行的重點首發產品。據各渠道反饋,很多銀行雖然僅為輔銷,但依然吸引了諸多自然流入的客戶銷量,本次永贏長遠價值整體銀行端銷售超50億。
根據wind數據統計,8月以來共有274只新基金成立,其中有83只基金宣布提前結束募集。具體來看,其中短期純債、中長期純債、混合債券型基金有32只,偏股混合型基金有17只、偏債混合型有11只、被動指數型債券基金7只,另外還有7只FOF基金。
8月以來提前募集結束的新基金,除了劉格菘一日募集百億之外,劉兵管理的交銀招享一年持有最終發行規模為89.90億元;萬建軍管理的華安研究智選最終有效認購申請總金額達到81億元。備受矚目的首家外商獨資公募的第一只公募產品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成立規模為66.81億元,認購總戶數超過11.10萬戶。
然而,有人歡喜有人憂,隨著公募基金行業分化越演愈烈,同樣有部分新基金剛“出道”就面臨被淘汰。8月新成立的基金中,有33只首發規模不足2億元。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