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康波周期?“康波周期”是指經濟繁榮時期,企業盈利能力強勁,資產價格上升,股票、債券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投資者獲得豐厚回報的時期。而在這個階段,股票、債券等大宗商品的價格都會出現大幅上漲,因此也被稱為“康波周期”。但是,這個階段往往只持續一段時間,之后又會回到原來的軌道上。”他說。“在經濟衰退期,大宗商品價格往往會下跌,而在繁榮期,大宗商品價格往往會上漲。”他補充道。
一、康波周期劃分詳細圖?
康波周期是1926年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經濟的大量統計數據后,發現發達商品經濟中存在的一個為期45-60年的周期,其中由包含復蘇、繁榮、衰退與蕭條四個小波。
【1】第一次長波從18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至1810—1817年為上升期,1810—1817年至1844— 1851年為衰落期;
【2】第二次長波開始于1844—1851年,從那時起到1870—1875年為上升期,1870—1875年至1890—1896年為衰落期;
【3】第三次長波開始于1890—1896年,至1915—1920年為上升期,而衰落期則開始于1914—1920年間,到他著書之時第三次長波的衰落期仍在繼續。
二、90后能抓住康波周期理論中的繁榮期嗎?
優質答案1:
自己也借此機會再次溫習下。其實所謂周期大白話就是周期循環,周而復始,我們始終都處于變化之中。
康波周期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的簡稱。如圖所示
。核心觀點就是全世界資源商品和金融市場會按照50-60年為周期進行波動。也就是繁榮,衰退,蕭條 回升。基本上一個康波周期就是人的一輩子。如果年輕的時候趕上繁榮期是一件很幸運的事兒。
但人因選擇不同命運不同,各種因素都很重要,時勢時機很重要,個人努力還有不可預見的因素等等。總之,做好當下,未來可期。
優質答案2:
可以,但是只有一部分人可以抓住。沒有絕對的繁榮和絕對的衰退期,打造最好的自己才能把握時代機遇...
三、請問你如何看待或理解康波周期?
優質答案1:
康波周期即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論。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論:是考察資本主義經濟中歷時50-60年的周期性波動的理論。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論這里把科學技術體系劃分為科學原理、技術原理和應用技術三個層次。在這三個層次的關系上,科學原理的發展決定技術原理的發展,技術原理的發展不可能超越科學原理決定的限度。
優質答案2:
有一句話說得好:人生發財靠康波。

人生就是一場康波,周期論雖然不一定百分百正確,但必有其一定道理。
康波周期是1926年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在分析了英、法、美、德以及世界經濟的大量統計數據后,發現發達商品經濟中存在的一個為期50-60年的長周期。在康波周期中,前15年是衰退期;接著20年是大量再投資期,并在此期間新技術不斷采用,經濟快速發展,迎來繁榮期;后10年是過度建設期,過度建設的結果是5~10年的混亂期,從而導致下一次大衰退的出現。
國內對康波周期最為推崇的莫過于周天王,人稱“周期之王”。他與絕大多數的分析師不同,篤信周期與宿命,這也為他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他以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論為基礎,創建了四周期嵌套策略分析框架。
2007年,周金濤判斷2008年將發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衰退一次沖擊,成功預測次貸危機,周金濤從此聲名大噪。
2013年他提出房地產周期拐點,2015年之后,成功預測了全球資產價格動蕩,在2015年11月預言中國經濟將于2016年一季度觸底。
他的一生也像一場宿命傳奇,外界曾猜測,“也許是泄露了太多天機”,2016年,周金濤身故,年僅44歲。
2017年12月27日,周金濤辭世一周年之際,其生前著作《濤動周期論》發布,對于喜愛市場周期研究的朋友來說,是一部不可錯過的投資寶典。
一個人的一生中所能夠獲得的機會,理論上來講只有三次,如果每一個機會都沒抓到,你肯定一生的財富就沒有了,如果抓住其中一個機會,你就能夠至少是個中產階級。
這句話的意思是:個人財富的積累完全來源于經濟周期運動的時間所給的機會,只看你能不能抓住。
按照經濟學的經典分類,經濟周期大致有基欽周期、朱格拉周期、庫茲涅茨周期和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基欽周期:又稱”短波理論”,廠商生產過多時,就會形成存貨,減少生產,這種2到4年的短期調整也稱為“存貨”周期。
朱格拉周期:市場經濟存在著9~10年的周期波動。這種中等長度的經濟周期也稱“朱格拉”中周期。從2005年往后9年,2014年下半年起的那一波大牛市,正好也是一個朱格拉周期。
庫茲涅茨周期:1930年美國經濟學家庫涅茨提出的一種為期15-25年,平均長度為20年左右的經濟周期。因為即房地產周期。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926年俄國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種為期50-60年的經濟周期,故稱“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 人生的財富不是靠工資,而是靠你對于資產價格的投資。人生發財靠康波”!這是本書的一個定論,初看這個定論還是有些震撼的,但是閱讀完本書,仔細想想,這其中又飽含著“宿命論”的意味在里面。這里的“康波”也就是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理論,也稱為“康波周期”,它是一個描述宏觀經濟發展現象的理論。本書的作者尼古拉斯·金濤先生,在“康波周期”和三周期嵌套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四周期嵌套理論,也就是“濤動周期論”。
所謂康波周期,可以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和回升四個階段,一個周期大約為50-60年,這其中又有9-10年左右的中周期,40個月左右的短周期。促進經濟繁榮的主要因素是主導產業的創新,從書中得出的結論,1991年至2004年(2002年)是第五輪康波繁榮期,第五輪康波的主要主導創新產業是信息技術行業,而后步入衰退,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是本輪康波由繁榮轉向衰退的拐點,這樣看來當前時間(2019年)應該是處于第五輪康波的蕭條期。全書共分為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康波理論的闡述,從中國、美國、日本等國經濟不同時期發展的對比,和國際產業分工等視角,詳細闡述了不同時期下所處的康波階段,及其經濟和歷史原因;第二部分主要通過具體的資產配置,例如美元、黃金、大宗商品市場等,結合詳細的歷史數據,用于佐證康波的歷史階段;第三部分主要是周金濤先生的訪談記錄。
讀完本書,不能說就擁有了高超的投資手段和方法,可能最大的收獲就是獲得了一個新的視角,也就是提高了對資產配置和資產價格的敏感程度吧。也許是本身知識儲備的不足,經濟理論的欠缺,書中的許多關鍵詞還是非常模糊的,很多都是第一次聽說,例如庫存周期等等,對于閱讀還是有很大的障礙的。其中也引用了大量的數據,基于這些數據的推導過程和結論也需以后慢慢學習和消化了。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