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特許權,什么是專利權?特許權是指經國務院批準授予某人或某組織在特定領域享有的權利,而專利權是指經國務院批準授予某人或某組織在特定有的權利。所以,專利權是一種獨立的權利,不受任何法律保護。
一:什么是特許權使用費
特許權使用費指使用其它經濟單位所有的專利權、商標權、版權或類似的專有權利的付款。它是作為財產收入的一種支付,而不屬于商品經營的支付。因使用其他單位的專有資產所發生的費用支付,只能由使用這項資產所取得的財產收入來彌補。但對于有關專利品的制造、專利方法或商標的使用中所發生的費用支出,包括了技術的或管理的服務,應作為產品的生產費用來進行登記。使用專有權是受到限制的,企業要在專有權人允許的范圍內來使用這些經濟權利,超過范圍和期限使用者都要受到懲罰。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國政府關于對所得避免雙重征稅和防止偷漏稅的協定〉及議定書條文解釋的通知》(國稅發[2010]75號)規定:“三、第三款是對“特許權使用費”一語的定義,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1、使用或有權使用有關權利所支付的款項特許權使用費首先應與使用或有權使用以下權利有關:構成權利和財產的各種形式的文學和藝術,有關工業、商業和科學實驗的文字和信息中確定的知識產權,不論這些權利是否已經或必須在規定的部門注冊登記。還應注意,這一定義既包括了在有許可的情況下支付的款項,也包括因侵權支付的賠償款。特許權使用費也包括使用或有權使用工業、商業、科學設備取得的所得,即設備租金。但不包括設備所有權最終轉移給用戶的有關融資租賃協議涉及的支付款項中被認定為利息的部分;也不包括使用不動產取得的所得,使用不動產取得的所得適用協定不動產所得的規定。3、使用或有權使用專用技術所支付的款項特許權使用費還包括使用或有權使用有關工業、商業、科學經驗的專用技術取得的所得。一般是指進行某項產品的生產或工序復制所必需的、未曾公開的、具有專有技術性質的信息或資料。與專有技術有關的特許權使用費一般涉及技術許可方同意將其未公開的技術許可給另一方,使另一方能自由使用,技術許可方通常不親自參與技術受讓方對被許可技術的具體應用,并且不保證實施的結果。被許可的技術通常已經存在,但也包括應技術受讓方的需求而研發后許可使用,并在合同中列有保密等使用限制的技術。例如,根據中國某制藥公司的需求,美國某公司專門研發出一種新藥品,美方將該藥品配方許可給中國公司用于新藥品生產,合同規定美方保留對該藥品配方的所有權,中方僅有使用權,并負有保密責任,未經美國公司同意不得將該藥品配方提供給他人使用。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公司為取得該藥品配方使用權所支付的款項屬于特許權使用費。......”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如需解決具體問題(尤其法律、會計、醫學等領域),建議您詳細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應答時間:2021-11-1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準。
二:拍賣手稿為什么是特許權
一、 綜合類
1. 哪些所得項目是綜合所得?
答:綜合所得具體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需要年度匯算的,應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辦理年度匯算。
2. 綜合所得適用的稅率是什么?
答: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3. 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應納稅所得額如何確定?
答: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舉例:居民個人蘭蘭2021年共取得工資144000元,取得勞務報酬20000元,取得稿酬5000元,轉讓專利使用權取得收入20000元,符合條件的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共計62400元。
綜合所得年收入額=144000+20000×(1-20%)+5000×(1-20%)×70%+20000×(1-20%)=178800(元)
年應納稅所得額=178800-60000-62400=56400(元)
4. 年度匯算時,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如何計算收入額?
答: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舉例:居民個人小趙2021年取得工資收入80000元、勞務報酬收入50000元、特許權使用費收入100000元、稿酬收入40000元,請計算小趙2021年綜合所得收入額是多少?
綜合所得年收入額=80000+50000×(1-20%)+100000×(1-20%)+40000×(1-20%)×70%=222400(元)
二、 工資薪金
5. 什么是工資薪金所得?
答:個人因任職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為工資、薪金所得。
6.自行申報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時,如何繳納個人所得稅?是否可以選擇并入綜合所得或不并入綜合所得計稅?
答: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符合《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規定的,在2023年12月31日前,可以選擇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除以12個月得到的數額,按照按月換算后的綜合所得稅率表,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月度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居民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也可以選擇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舉例:居民個人小劉2021年1月從單位取得2020年度全年績效獎金48000元,2021年全年工資120000元,不考慮三險一金,無其他所得收入,專項附加扣除12000元。如何計繳個人所得稅?
(1)如選擇全年一次性獎金48000元單獨計稅:
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48000÷12=4000(元)
適用稅率10%,速算扣除數210。
全年一次性獎金應納個人所得稅=48000×10%-210=4590(元)
綜合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120000-60000-12000)×10%-2520=2280(元)
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4590+2280=6870(元)
(2)如選擇全年一次性獎金48000元并入綜合所得計算納稅:
全年應納個人所得稅:(120000+48000-60000-12000)×10%-2520=7080(元)
7.演員參與本單位組織的演出取得的報酬是否屬于工資薪金?
答:對電影制片廠導演、演職人員參加本單位的影視拍攝所取得的報酬,屬于工資薪金,應按“工資、薪金所得”應稅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8.單位以誤餐補助名義發給職工的補貼、津貼,是否屬于工資薪金?
答:按規定不征稅的誤餐補助,是指按財政部門規定,個人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在工作單位或返回就餐,確實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據實際誤餐頓數,按規定的標準領取的誤餐費。除上述情形外,單位以誤餐補助名義發給職工的補貼、津貼,屬于工資薪金,應當并入當月工資、薪金所得計征個人所得稅。
9. 個人擔任公司董事監事取得的收入是否屬于工資薪金?
答:個人擔任公司董事、監事,且不在公司任職、受雇取得的董事費、監事費,屬于勞務報酬,應按“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個人在公司(包括關聯公司)任職、受雇,同時兼任董事、監事的,屬于工資薪金,應將董事費、監事費與個人工資收入合并,統一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10.單位為職工個人購買商業健康保險是否屬于工資薪金?
答:單位統一為員工購買符合規定的稅收優惠型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應計入員工個人工資薪金,視同個人購買,允許在當年(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200元/月)。
11. 超比例繳付的“三險一金”是否要并入當期工資薪金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單位超過規定比例和標準為個人繳付“三險一金”的,超過部分應并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12. 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如何計稅?要并入綜合所得嗎?
答: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13. 提前退休一次性收入個人所得稅如何計算?需要進行年度匯算嗎?
答:個人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而取得的一次性補貼收入,應按照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離退休年齡之間實際年度數平均分攤,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不需并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匯算。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一次性補貼收入÷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費用扣除標準〕×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辦理提前退休手續至法定退休年齡的實際年度數
14.個人取得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股權獎勵等股權激勵,如何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是否并入綜合所得?
答:居民個人取得股票期權、股票增值權、限制性股票、股權獎勵等股權激勵(以下簡稱股權激勵),符合有關規定條件的,在2022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全額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一個納稅年度內取得兩次以上(含兩次)股權激勵的,應按規定合并計算納稅。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股權激勵收入×年度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三、 勞務報酬
15. 什么是勞務報酬所得?
答:個人從事勞務取得的所得,包括從事設計、裝潢、安裝、制圖、化驗、測試、醫療、法律、會計、咨詢、講學、翻譯、審稿、書畫、雕刻、影視、錄音、錄像、演出、表演、廣告、展覽、技術服務、介紹服務、經紀服務、代辦服務以及其他勞務取得的所得,為勞務報酬所得。
16.單位以免費旅游方式對非本單位員工的營銷人員進行獎勵的,怎么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需要并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匯算嗎?
答:應作為當期勞務收入,按照“勞務報酬所得”項目征收個人所得稅,需要并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匯算。
17. 保險代理人取得傭金收入應如何計稅?需并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匯算嗎?
答:保險代理人與保險營銷員屬于同一類人員。保險代理人取得的傭金收入,屬于勞務報酬所得,以不含增值稅的收入減除20%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收入額減去展業成本以及附加稅費后,并入當年綜合所得,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保險營銷員、證券經紀人展業成本按照收入額的25%計算。
舉例:居民個人小李是某保險公司營銷員,2021年1月取得保險營銷傭金收入20600元,該保險公司接受稅務機關委托代征稅款,向個人保險代理人支付傭金費用后,代個人保險代理人統一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匯總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保險公司應代扣小李2021年1月份的個人所得稅多少元?
月收入低于10萬元,免征增值稅,應代扣小李2021年1月份的個人所得稅=[20600×(1-20%)×(1-25%)-5000]×3%=220.8元
四、 稿酬
18. 什么是稿酬所得?
答:個人因其作品以圖書、報刊等形式出版、發表而取得的所得,為稿酬所得。
19. 個人通過出版社出版小說取得的收入應如何計稅?需要進行年度匯算嗎?
答:個人通過出版社出版小說取得的收入,按照“稿酬所得”項目計繳個人所得稅,并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匯算。
舉例:2021年8月份某出版社要出版作家的一本小說,由作家提供書稿,出版社支付給
20. 個人的書畫作品、攝影作品在雜志上發表取得的所得,應如何計稅?需要并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匯算嗎?
答:個人的書畫作品、攝影作品在雜志上發表取得的所得,應按“稿酬所得”項目計繳個人所得稅,并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匯算。
五、 特許權使用費
21. 什么是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答: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22. 個人獲得的專利賠償款應按什么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專利賠償款應按“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項目計繳個人所得稅,并入綜合所得進行年度匯算。
23. 個人將小說手稿進行拍賣取得所得,應按什么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
24. 編劇取得的劇本使用費,按稿酬所得征稅還是按特許權使用費項目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答:對于劇本
責任
三:什么是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入,為收入總額。包括:特許權使用費收入。(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七)項所稱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是指企業提供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收入。特許權使用費收入,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條)
四:什么是特許權招標
中標從掌握招標項目開始!【劍魚招標訂閱】免費每天給您最新的招標信息,招標必中!
劍魚招標訂閱(頭條/
招標有五種基本的形式:公開招標,邀請招標,比選,競爭性談判和BOT項目招標。
一、公開招標以招標公告的方式邀請不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參與投標,工程建設項目包括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以及與工程建設有關的重要設備、材料等的采購,必須進行招標(1)施工單項合同估算價在2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2)重要設備、材料等貨物的采購,單項合同估算價在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3)勘察、設計、監理等服務的采購,單項合同估算價在5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4)單項合同估算價低于第(1)、(2)、(3)項規定的標準,但項目總投資額在3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
二、邀請招標
可以用于邀請招標 (1)大型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等關系社會公共利益、公眾安全的項目。 (2)全部或部分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家融資的項目。 (3)使用國際組織或者外國政府貸款、援助資金的項目。 (4)法律或者國務院規定的其他必須招標的項目
三、競爭性談判
邀請3家以上供應商就采購事宜進行談判的方式招標需在財政部門指定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媒體上發布公告。公告至談判文件遞交截止時間一般不得少于5天,采購數額在300萬元以上、技術復雜的項目一般不得少于10天
四、比選招標
一般適用于200萬以上的項目。比選是200萬以下的項目比選人或比選代理人事先公布出條件和要求,從自愿報名參加比選的申請人中按照規定方式,邀請特定數量的法人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參加招標的項目競爭,就中通過比較,選擇并最終確定中選任
五、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設—經營—轉讓
政府通過契約授予私營企業(包括外國企業)以一定期限的特許專營權,許可其融資建設和經營特定的公用基礎設施,并準許其通過向用戶收取費用或出售產品以清償貸款,回收投資并賺取利潤;特許權期限屆滿時,該基礎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
五:什么是特許權使用費用所得
二年了,沒有人給答案,鄙視一下,本人也考這個,出來發表一下見解。特許權使用費:專利、商標、專有技術和其他權利的使用許可而支付的費用。一般都是一次性支付完畢,常用的就是發明專利,比如MEIZU手機的Mback就申請了專利,別的手機要實現這個功能,就需要支付特許權使用費。復制權費:生產同樣的商品,每生產一份就要支付一份的費用。高通擁有電信技術專利,這也是為啥同樣的電信手機比聯通和移動的貴,國內廠家meizu每生產一部手機就需要給高通20塊錢。總之,復制權費,如果征關稅,你告訴哥征收多少?鬼也不知道以后復制生產多少,尤其是這是進關之后生產的事了。進口貨物在境內的復制權費是指同類業務(重復)授權費用。特許使用費是指買方為獲得與進口貨物相關的、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專利、商標、專有技術和其他權利的使用許可而支付的費用。在即算關稅時,特許使用費計入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而特許權使用費不得計入該貨物的完稅價格中
評論前必須登錄!
立即登錄 注冊